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03:59:08   浏览:96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1年5月31日,人事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事(劳动人事)厅(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我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0〕19号)(以下简称辞职规定)下发后,一些部门和地方提出了执行该文件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辞职规定所称辞职,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去所在单位工作,与所在单位脱离关系。
二、辞职的具体程序是:
(一)辞职申请人员填写《辞职申请表》,所在单位根据辞职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进行审核或审批。
(二)辞职人员所在单位将其《辞职申请表》及人事档案转交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京外事业单位,可转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与辞职人员签定有关协议后,发给辞职人员《辞职证明书》,并将《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的《回执》退给辞职人员原单位。
(三)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辞职规定第五条,但超过三个月单位仍不给办理辞职的,辞职申请人可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请办理辞职。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向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调转其人事档案,并发给本人《辞职证明书》
(四)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辞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如果个人与单位发生争议,经有关部门仲裁后,辞职申请人凭裁定辞职的仲裁文书,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请办理辞职。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向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调转其人事档案,并发给本人《辞职证明书》。
三、辞职人员辞职后一年之内,去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三资”企业工作的,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辞职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到私营企业工作或辞职后一年之内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再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负责辞职人员干部身份的审定工作,对保留干部身份的,应将《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存入本人档案。
四、辞职人员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时,由接收单位向保存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辞职人员接收函》。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辞职人员接收函》向接收单位出具《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转交接收单位。
五、辞职规定第六条所指“聘用合同”,包括单位与个人签定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服务期的书面协议。
六、辞职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边远地区”是指《劳动人事部关于边远地区范围的通知》(劳人科局〔1983〕064号)中所划定的地区。
第(三)款“特殊行业、特殊工种”如何确定,由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人事部审批。
第(六)款“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七、在处理流动争议时,当地尚未成立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可由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主管部门协调不了的,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调解或仲裁。
八、辞职规定第九条“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是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
九、辞职人员居住原单位住房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当地政府没有规定的,可按单位与辞职人员签定的协议办理;未签协议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辞职规定第十二条,也适用于单位出资引进的人员。
十一、《辞职申请表》、《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辞职证明书》、《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辞职人员接收函》、《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工资转移证》的式样附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制。
十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是否参照执行辞职规定和本通知。
附件:
1.辞职申请表
2.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
3.辞职证明书
4.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
5.辞职人员接收函
6.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
7.工资转移证
附件一:
辞 职 申 请 表
--------------------------------------------------------------------------------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
| 单位及 | | | | |
| 隶属关系 | |工| 基础工资 | |
|------------|----------------------------------| |------------|--------|
| 民 族 | |参加工作年月| |资| 职务工资 | |
|------------|----------|------------|--------| |------------|--------|
|职务(职称)| | 文化程度 | |情| 工龄津贴 | |
|------------|----------|------------|--------| |------------|--------|
| 外语水平 | | 专 业 | |况| 其 它 | |
|------------|----------|------------|--------| |------------|--------|
| 政治面貌 | | 婚 否 | | | 合 计 | |
|------------|--------------------------------------------------------------|
| 家庭住址 | |
|------------|--------------------------------------------------------------|
| 本 | |
| 人 | |
| 简 | |
| 历 | |
|------------|--------------------------------------------------------------|
| 辞及 | |
| 职去 | |
| 原向 | |
| 因 | 辞职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流 | |
| 单动 | |
| 位机 | |
| 或构 | |
| 人意 | |
| 才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填 |1.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 | 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五条,单位在“单位或人才流动 |
| | 机构意见”栏内填写辞职申请人的情况是否属实。 |
| 写 |2.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 | 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单位在“单位或 |
| | 人才流动机构意见”栏内填写是否批准其辞职。 |
| 说 |3.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 |
| | 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
| | 第二条第(三)、(四)款,人才流动机构在“单位或人才流动机|
| 明 | 构意见”栏内,填写审核意见。 |
--------------------------------------------------------------------------------
备注:本表一式四份,1.单位留存;2.报送上级主管部门;3.报送人才流动机
构;4.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二: 第 号
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存根
------------------------------------------------------------
| 已将---------------------------------------- |
| |
|----------------------同志的档案材料共---------------- |
| |
|册转往---------------------- |
| 发出机关(盖章) |
|签发人: 19 年 月 日 |
------------------------------------------------------------
····················
第 号
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
------------------------------------------------------------
|--------------: |
| |
| 兹将--------------------等 同志的档案材 |
| |
|料转去,请按档案内所列目录清点查收,并将回执退回。 |
| |
| 发出机关(盖章) |
| 19 年 月 日 |
------------------------------------------------------------
····················
------------------------------------------------------------
| |------------: |
| | |
|回| 你处19 年 月 日转来的第-------- |
| |号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中所开列的--------等 |
| |同志的档案材料共--------册,我处已于19 年 |
| | 月 日收到,经清点无误,现将回执退回,请查 |
| |收。 |
|执| 收件机关(盖章) |
| |收件人: 19 年 月 日 |
------------------------------------------------------------
附件三:
第 号
辞职证明书
----------------------------------------------------------
兹有--------------(单位)--------同志,于----年
----月----日,向该单位申请辞职。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
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条第--
----款和《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第----条第----
款,经------------(单位或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审核(审
批),该同志从----年----月----日起辞职。
特此证明。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书一式三份:1.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留存;2.个
人留存;3.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四:
第 号
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
----------------------------------------------------------
兹有--------同志,于----年----月----日辞职,现到--
----------------(单位)工作。根据《关于执行〈全民所有
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
问题的通知》规定,经审定,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特此证明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书一式三份:1.给接收单位;2.人才流动服务
机构留存;3.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五:
第 号
辞职人员接收函存根
----------------------------------------------------------
我单位同意接收--------来工作,现向----------------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接收函。
(单位盖章)
签发人: 年 月 日
····················
第 号
辞职人员接收函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经研究,同意接收------------同志来我单位工作,请出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其人事档案转
交我单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六:
第 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存根
--------------(单位)《辞职人员接收函》(--------号)
悉,现出具--------同志的工作介绍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签发人: 年 月 日
····················
第 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
你单位《辞职人员接收函》(------号)悉,现将--------
同志介绍给你单位。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七:
第 号
工资转移证(存根)
--------------------------------------------------------------------
|姓名| | 性别 | |辞职前职称、职务 | |
|----|--------|--------|--------|------------------|--------|
| 工资情况| 基础 | 工龄 | 职务 | | |
|类 别 | 工资 | 工资 | 工资 | 其它 | 合计 |
|--------------|--------|--------|--------|--------|--------|
|辞职前工资情况| | | | | |
|--------------|--------|--------|--------|--------|--------|
|档案工资情况 | | | | | |
|--------------|--------|--------|--------|--------|--------|
| 原工作单位 | | | | | |
|--------------|--------|--------|--------|--------|--------|
| 接收单位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 |
| | |
| | |
|----------------------------------------------------------------|
|填发单位: 主管: 经办人: |
--------------------------------------------------------------------
年 月 日
第 号
工资转移证
--------------------------------------------------------------------
|姓名| | 性别 | |辞职前职称、职务 | |
|--------------|--------|--------|------------------|--------|
| 工资情况| 基础 | 工龄 | 职务 | | |
|类 别 | 工资 | 工资 | 工资 | 其它 | 合计 |
|--------------|--------|--------|--------|--------|--------|
|辞职前工资情况| | | | | |
|--------------|--------|--------|--------|--------|--------|
|档案工资情况 | | | | | |
|--------------|--------|--------|--------|--------|--------|
| 原工作单位 | | | | | |
|--------------|--------|--------|--------|--------|--------|
| 接收单位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 |
| | |
| | |
|----------------------------------------------------------------|
|填发单位:(盖章) 主管: 经办人: |
--------------------------------------------------------------------
年 月 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格执行税款入库和退库制度严肃财税纪律的紧急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格执行税款入库和退库制度严肃财税纪律的紧急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税发(200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近期以来,总局发现一些地区的税务机关受利益驱动,随意混淆税款入库的预算级次,擅自设立税款“过渡户”,占压、挪用甚至截留税款,借税引税谋取部门利益,超越规定的范围和比例提取代征手续费或自定政策、巧立名目提退税款。这些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不仅扰乱了财税工作秩序,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也腐蚀了干部队伍,对此各地税务机关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一、为确保各项税款及时、准确和足额入库,进一步规范税款入库、退库工作,严防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国家税务总局现重申以下各项规定:
(一)各级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款、滞纳金和税收罚款,均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入库。不得混用预算科目和混淆预算级次,不得将中央收入混入地方库,也不得将地方收入混入中央库。
(二)各级税务机关征收的各项税款,均须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不得积压、挪用和截留。当地设有银行的,所征税款应当日划解入库,当日不能划解的,最迟于次日划解入库;当地未设银行的,所征税款必须严格按“限期限额”规定结报并汇解入库,未达限期限额的现金税款可以存放在税务机关或农村信用社,但存入信用社的税款只能以信汇自带方式划解入库,不得提取和计收利息。
(三)除税务稽查收入可按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通知规定的要求在银行开设“专户”进行划解外,各级税务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在银行开设个人储蓄账户和“过渡账户”存储税款,更不得将税款存入经费账户并计收利息。
(四)各级税务机关必须按规定的征管范围并以纳税人的资产组织税款入库,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属于本地税务局征收的税款转到异地税务局入库,不得为纳税人代垫和贷借资金缴税。
(五)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退库范围、提退手续和预算级次办理各项提退业务,不得截留应退还给纳税人的税款,不得擅自制定提退政策和巧立提退名目提退税款。对企业自行申报的税款、税务机关直接开票征收的税款和助征员征收的税款,不得纳入代征手续费提取范围。
(六)各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税收会计制度的要求,严密核算和如实反映各项应征税款、减免税款、欠缴税款和呆账税金,不得弄虚作假,不得隐瞒不报和少报欠税。
二、为严肃财税纪律,确保上述各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税务机关务于2000年8月底前对本地区的税款征收入库和退库工作及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已经检查过的,要根据本通知精神查遗补漏,组织一次重点抽查。总局将于近期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门抽查。
今后县级税务机关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地、市级税务机关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抽查,抽查面不得少于县级局总数的30%;省级税务机关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抽查,抽查面不得少于县级局总数的20%,每3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
(二)各级税务机关对查出或发现的违反上述各项规定的问题,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和以下要求进行严肃处理。
1.对于政策制度执行不严,管理不力的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从2000年9月份起再违规提退代征手续费的,一经发现,坚决停止该单位的代征手续费提退权(不包括代扣手续费);对于通过“稽查收入专户”积压、挪用和截留税款以及办理退税的,一律撤销该单位的“稽查收入账户”,并将稽查收入改为由纳税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入库;对于欠税核算不实和有意隐瞒不报或少报欠税的,隐瞒额占期末实有欠税(已核算或已报欠税加隐瞒欠税)10%以上的,一律按隐瞒的欠税数额追加该单位当年税收计划。
2.对于单位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或下属单位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隐瞒欠税的,应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撤销其领导人和负责人的职务;对于借税引税、有意混库挤占中央收入、积压、截留和挪用税款、违规退库的,除按规定予以纠正外,要严格依照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上述违法乱纪行为知情不报、知而不纠的单位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也要追究其责任。以上构成犯罪的,均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地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将检查情况和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2000年9月底前报送总局。
各地接到本通知后,必须抓紧贯彻,并结合“三讲”整改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逐条对照,查找问题根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坚决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2000年6月2日

印发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办法(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办法(试行)的通知

蚌政办〔2006〕2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政府部门工作评议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八日



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办法(试行)

一、为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做好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特制定本办法。
二、评议范围: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条条管理单位(名单详见附件1)。
三、评议内容:被评议单位履行职责和落实当年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
四、工作评议每年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每次随机抽取10个部门作为被评议对象。其中上半年通报过工作情况的评议对象,下半年不再评议。
五、评议以现场填表(评议表见附件2)形式进行。
六、评议设优、良、中、差等次,分别按10分、8分、6分、4分计分。全部评议加权平均后,即为被评议对象此次评议得分。评议人对被评议对象的其他意见,可在附言栏补充说明。
七、评议活动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实施,邀请市委组织部、市政府纠风办派员参与。
八、确定通报工作情况的部门和单位。每次会议前,与会人员签到时,同时领取评议表、抽取发言单(发言一至十),抽中“发言”者,即为本次会议被评议对象。会议开始前,工作人员将抽取的发言单位和顺序报会议主持人。
九、通报工作和评议。被评议对象按顺序依次通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与会人员当场作出评议,分别在评议表相应等次下面打“√”。
十、汇总评议结果。所有被评议对象通报工作情况结束后,与会人员将填好的评议表投入票箱,工作人员现场汇总评议结果,核实无误后报会议主持人。会议主持人公布评议结果。
十一、评议结果送市委组织部,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参考。条条管理单位评议结果由市政府办公室函告其上级部门。
十二、评议结果由市政府纠风办在年度政风评议中采用。
十三、在年度政府目标考核中采用。根据评议结果予以加分或减分。其中得分在9分以上的单位,高出9分的分值作为年度考核加分;得分低于8分的单位,少于8分的分值作为年度考核减分。得分在8分至9分之间的评议单位和未参加评议的单位不进行加分或减分。
十四、本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

参加评议单位名单

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委(宗教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局、市人口计生委、市卫生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市广电局、市体育局、市物价局、市外事办、市城市规划局、市行政执法局、市政府法制办、市统计局、市粮食局、市旅游局、市人防办、市工商改革办、市供销社、市行管局、市房管局、市地震局、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高新区、新城区、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残联、市志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国家安全局、蚌埠供电公司、市邮政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烟草专卖局、市气象局、蚌埠海关、市检验检疫局、市质监局、人行蚌埠支行、蚌埠银监分局。

附件2

评 议 表

优 良 中 差
发言一
发言二
发言三
发言四
发言五
发言六
发言七
发言八
发言九
发言十
附言: